存在即合理,任何教育模式都要在理论上找到合理的理论依据,否则很难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和市场竞争中有一席之地,拓展训练也不例外,所以对拓展训练的理论基础的探讨是非常必要的。拓展训练的学习模式来源于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learning),体验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通过实践与反思相结合来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其主要的理论框架来自于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是以皮亚杰(JeanPiaget)、维果斯基(Vygotsky)等的思想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简单由事物本身决定的,人在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建构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理解。学习是一个积极意义的建构过程,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装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经验出发,建构起新的经验。建构主义从主体与客体的双向相互作用来解释学习的机制,主体与客体的双向相互作用的一个集中表现就是主体针对客体施加的活动过程。因此,这种在活动中完成的知识经验建构与体验式学习机制是一致的,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体验式学习。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的目标、学习的结果应该是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度适应性和内在自由性的人。人本主义者提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为目的。马斯洛认为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发展人的个性,协助个体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特的人来认识,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潜能。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人本主义理论根据学习对学习者的意义,可以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与意义学习两大类。所谓无意义学习是指学习没有个人意义的材料,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仅仅涉及经验积累与知识增长,与完整的人(具有情感和理智的人)无关。而意义学习,是指一种涉及学习者成为完整的人,是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上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是一种与学习者各种经验融合在一起的、使个体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的学习。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有价值、有效果和有益处的技能与概念是比较容易学习和保持的,并且学生的认识和情感等方面都会参与到学习之中。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自我挖掘其潜能,自我实现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必然与“自我”的形成和发展息息相通。因此体验学习的人本主义的模式就是学习是一种经验学习,它以学习者的经验为中心,以学习者的自发性与主动性为学习动力。